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成果展示

审核评估工作巡礼:聚焦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,多举措提升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-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实践改革探索与实践

编者按:根据湖南省教育厅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通知要求,教育厅将于2023年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。学校各相关部门、教学院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工作,结合审核评估工作要求进行了充分准备,系统总结提炼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定位、体系设计、质量保障、学生发展等相关工作。为进一步展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,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《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巡礼》专栏,将持续分享各部门、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举措与成效、特色与优势、问题与挑战,共同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
         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,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信息安全、物联网工程、软件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,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软件工程与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;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学科为湖南省双一流(国内一流培育)学科;计算机学科进入ESI(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)全球排名前1%;近年来,学院深入贯彻学校 “创新引领、对标一流、特色发展、重点突破” 的工作方针,以彰显优势特色为核心,多项举措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并着重开展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,努力提高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。  

一、 计算机类专业“三力提升”人才培养模式构建

通过强化程序设计能力培养、实施工程实践能力训练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及实践,学院探索构建了面向计算机类专业的“三力提升”人才培养模式,为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贡献力量。

2e2982a9e5c74d26be9a3e1138ed2be8.png

图1计算机类专业“三力提升”人才培养模式构建

二、实践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

我们按照“程序设计—工程实践—创新创业”的培养递进思路,提出多项举措并着重开展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。

第一,程序设计能力培养。措施包括:①小班制授课。遴选18位教师组成程序类课程群组,实施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小班授课。建立助教制度,从程序设计集训队中遴选50名左右学生担任助教,对其他同学进行帮辅。②程序在线评测。自主开发使用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,实现自建题库、自动组卷、在线评测。通过实施小班教学与程序在线评测,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普遍增强。①系统在线评测113万次,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与编程时长等因素正相关。② 2019年至今,余建勇老师组织学生连续四年参加CCF软件能力认证考试,同时进入两个全国高校榜单,最好成绩位列全国第十。

图2 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实践案例

第二,工程实践能力培养。措施包括:①构建实践教学资源库。坚持“探本溯源、突破难点”原则,形成包括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等工程实践类微课资源。引入EduCoder、GitHub与码云等在线平台,实现团队代码托管与项目管理,建设以案例源码共享为重心的实践教学资源库。②赛考结合、协同育人。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+等高水平学科竞赛,并在课程设计、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,引入拓维信息等10余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协同育人。通过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库、赛考结合、协同育人,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稳步提升。① 近5年,学生申报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7项,其中国家级14项;② 学生申报获得软件著作权/专利近40项,尤其是,有五位同学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“优秀大学生奖”。

图3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案例

第三,创新创业能力培养。①推行本科生导师制。以学生为本,创新师生双向选择、师生比以及指导运行制度,通过高低年级搭配形成优秀本科生梯队,约30%的优秀本科生从大二开始进入到教师团队并直至完成毕业设计。②打造一支融合“集训队、工作室、创新团队与创业团队”相结合的师生队伍。以微科众创空间为场地,成立ACM集训队、人工智能等工作室;组建面向互联网+等比赛的创新团队,以及AIOT物联网等创业团队。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,实现师生深度协同,培育了一批优秀个人与群体。其中,ACM集训队荣获亚洲区域赛金、银、铜等国际级奖励30余项;2019级张宇同学保研至清华大学;AIOT物联网创业团队,项目研发及创新方面成效突出;2017级王骕同学荣获2020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。

图4 学生工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案例

目前学院的教师都立足岗位、担当作为,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。学院近年来教学成果斐然,曾多次获得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、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、实践教学先进集体等多项奖励,以及国家与湖南省一流专业、教育部协同育人等多个平台与项目。

TOP